【如今我終於想通了一件事,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是開悟】人這一輩子,最大的修行是修心!一個人如果活的不開心,原因只有一個:智商不夠高。
人這一輩子,最大的修行是修心!一個人如果活的不開心,原因只有一個:智商不夠高。
世界上根本沒有“高智商、低情商”這回事。如果有,那是因為智商還不夠高。
一個人最大的痛苦,是認知和慾望不匹配,每天只盯著自己想要的,卻從不想著改變自己。
如果一個人的智商(認知)到了一定層次,一定是一個灑脫又自在的人。
如今我終於想通了一件事,人生最重要的事情,是“開悟”。
無論是孔孟、佛祖、老莊,還是瑜伽,上帝,它們存在的終極目的只有一個:引導我們進入開悟的狀態。
“開悟”是“認知”積累到一定階段的結果,每個人都生活在自己的認知牢籠裡。
每天只想得到眼前的小利益,幻想各種無妄的好處,卻從不想打開自己的思維牢籠。
我們現在腦門上流的汗,都是當年腦子裡進的水。
下面這副圖就是絕大部人的狀態:
他們每天疲於奔命,滿地尋找金子和麵包,他們兩眼放光,卻始終看不到那把能夠打開自己“思維牢籠”的鑰匙,這就是人最大的可悲,終生都是低智商狀態,也叫“執迷不悟”。
如果一個人開悟了,那麼所有的事情都迎刃而解,如果一個人執迷不悟,即便把所有的好機會/資源給他,他也接不住。
“開悟”也是“成長“到一定階段的結果。
人生在世有兩種痛苦:第一種叫生活的苦,是世俗瑣事,是奔波操勞,是熱嘲冷諷,是被收割。 第二種叫成長的苦,是主動改變,是寒窗苦讀,是埋頭奮鬥,是孤獨。
生活的苦和成長的苦,你總得選擇一樣。 如果你能接納成長的苦,就可以避免生活的苦。
否則,你就在生活的痛苦裡不斷輪迴。 就像上圖裡的那個人,每天都在竭力的去抓眼前的麵包。
所以,快樂和幸福不是一種天賦,而是一種能力,是一種洞穿了世界的真相、規律和本質之後的淡定和從容。
人生的意義究竟是什麼?
是我們平時所說的成功嗎?
我見到過很多成功人士,他們生活的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完美。
無論一個人取得了什麼樣的成績,總有我們看不到的辛苦。
很多人以為只要自己成功了,就能掙脫整個巨大的枷鎖,而實際上,所謂的成功只不過是換一種修行的方式,嘗試另一種苦難:
成功之前,你遭受的是瑣碎生活的折磨,成功之後你遭受的孤獨的折磨。
也可以說:所謂的成功,無非是換一種方法受苦。
沒有誰的人生是不苦的,無論有錢的還是沒錢的,有權的還是沒權的,在你看得見和看不見的地方,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,人人都有說不出的苦,只是每個人的階段不同,方式不同。
人生是一個天平,一個托盤叫“人前富貴”,另一個天平叫“人後受罪”,這兩者永遠都是平衡的。
其實人生的意義,
就是一場修行。
修行是為了開悟,
開悟的關鍵在於破除“我執”。
絕大多數人,一生都活在自己的短見和偏見裡,只有在臨終的那一刻才能覺醒,發現自己一輩子都活在自己的“認知牢籠”裡,然而此時人生已經即將結束。
怎麼修行?
我們經常看到身邊有這樣一些人,他們為了逃離所處的環境,就宣稱要離開世俗,然後去某個清淨的地方去修行。
它們開始求神告鬼,迷戀那些玄乎的東西。 這其實是現代人逃避現實的一種表現,這其實就是南轅北轍!
《金剛經》裡有四句最經典的話,其中前三句是:
第一句:若菩薩有我相,人相,眾生相,壽者相,皆非菩薩。
意思是:如果我們拜的那個菩薩,他擁有像人的樣貌,那都不是菩薩。
第二句:“凡以色拜我,以音聲求我,是人行邪道,不能見如來”。
意思是:凡是看見我就拜我的人,或者聽到我的聲音就上來求我的人,都是執迷於佛祖表象,這是邪道,永遠都見不到如來。
第三句:“凡所有相皆為虛妄,若見諸相非相,則見如來”。
意思是:如果一個人不再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,能看透各種事物表象背後的本質,就相當於見到佛祖的真身了。
不著相,不住相,才能見如來,才是真正的修行。
因此,我們要記住一句話:人要向內求,向外修。
所謂向內求,就是當我們有所求的時候,要明白在關鍵時刻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,只有自己才能給自己答案,別人只能給自己一個指點或者啟示,最終拯救自己的還是自己。 求人不如求己就是這個道理。
所謂向外修,就是當我們想修行提升的時候,要藉助他人才能修自己,而不是把自己關閉起來誰也不見,甚至跑到深山老林裡躲著,紅塵俗世就是最好的修行。
而絕大部分人都搞反了,有困難的時候總是先想著去求別人,想修行提升的時候,第一時間就想跑到深山老林裡,以為自己變高明了,其實太傻了。
真正的修行,既不需要藏在深山老林,也不需要躲在寺院廟宇。 你若真能參透規律和本質,你閉眼的那一刻就能望見淨土。
最好的修行道場就是”紅塵俗世“,最好的修行方式就是“紅塵煉心”。
所謂紅塵煉心就是:當你遭遇困難的時候,你要從容應對,當你遇到驚喜的時候,你能坦然處之,用苦難磨礪自己,用誘惑鍛造自己,這就是紅塵煉心。
要明白,我們經歷的每一件事(好事或壞事),遇到的每一個人(好人或壞人),都是來度我們的,我們經歷的每一份驚喜,遭受的每一份痛苦,都是讓我們覺悟的。 或好或壞,或痛苦或開心,都是只是我們修行的參照。
修行,就在當下!
修行不是一種對現實問題的逃避,恰恰相反,每一個現實問題,都是你修行的最佳入口,都是你的道場:
如果你創業的道路艱難險阻,創業就是你的道場;
如果你的愛人之間有隔閡,夫妻關係就是你的道場;
如果你的孩子溝通有問題,教育就是你的道場;
如果你的身體有了問題,生死存亡就是你的道場。
每一件煩惱是道場,每一次情緒是道場,每一次恐懼都是道場。
舉個例子:很多人可以處理好各種工作關係,就是處理不好夫妻關係,每次一和愛人對話,說不上幾句就要爭吵。
假如從現在開始,當你想發火的那一刻,你能站在對方角度思考問題,理解一下對方的不容易,然後心平氣和的溝通,如果你能有10次這樣的經歷,你就會發現夫妻關係會融洽很多,完全可以不用讓自己總是情緒激昂。
更重要的是,時間一長你會因此而變的寬容,因為你看到了別人的苦難,學會以他人角度看待問題,並學會了自我反省,並獲得長足進步,這就是修行。
這個辦法不僅適用於夫妻之間,也廣泛適用於同事之間,父子之間,等等各種關係。
修行的道場就在你人生的每一個痛苦之處,在你每一次想衝動的時候,在你每一次急不可耐的時候。
千萬不要試圖跳過現實的各種問題,妄談修行和各種高尚,那一定是空談。
工作的問題,婚姻的問題、教育的問題、生死的問題,哪裡有問題,哪裡就是我們的道場。
當一個人發現,一切都需要自己才能給予自己的時候,他就開悟了。
修行的目的不是為了與世隔絕,絕塵而去,而是為了一種人生的灑脫,因為你將擁有一種看穿事物的能力,能對世事和人心抽絲剝繭,一眼看穿人心,直達事物本質,於是你將看到最真實的世界。
這就是《金剛經》裡的第四句話: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,如露亦如電,應作如是觀。
意思是:修行到一定階段,你將擁有一眼窺見所有事物本質的能力,此時一切表像在你面前都如夢幻泡影。
萬事萬物在你面前,如同洞若觀火,你可以隨時將紅塵世俗置之度外,這就是一種灑脫。
這種能力,瑜伽稱為“梵”,上帝稱為“愛”,儒家稱為“仁”,佛家稱為“空”,中國人稱為“道”。 我們經常說的得道高人,指的就是這個“道”!
一旦修成了正果,佛家稱為“開悟”,修成之後是“神”;道家稱為“得道”,修成之後是“仙”。
道家的修行靠掌握規律,然後順勢而為,也叫“合其道”。 佛家的修行靠的是因果關係,你為了結這個果而去種這個因,選擇了因就要去忍耐,就是去承受那個苦。
如果一個人能掌握了萬事萬物的規律,那麼就可以不用再吃生活裡的各種苦,也就是說:抓住了規律就可以跳出“因果”這個局。
這就是“得道”,即:掌握了規律,這種人就是“真人”,從此逍遙。
同樣的邏輯:如果你能堅守發心,忍受生活裡的各種痛苦,百般忍耐,也可以超越規律這個局。
這就是“開悟”,即:看到了真相。 這種人就是“覺者”,從此頓悟。
所以,“規律”和“因果”可以互相破譯,“合其道”則可以“控因果”。 如果你符合了規律,就可以跳出因果,如果你能控制因,就可以跳出規律。
世界上真正的牛人往往有兩種能力:或者能一下抓到規律和本質,或者能瞬間看到真相,這種人就是“神人”。
未來社會每個人都要學會修心,修心比努力和拼搏更重要,練就一顆如如不動之心,面對各種外界變化,要把無常當有常,讓紅塵煉心,煉出一個強大的內心,才是未來一個人最關鍵的能力。
修心的最高境界
就是開悟(得道)。
開悟(得道)之前,是“我在活著”,開悟(得道)之後,是“我看著我在活著”,它可以讓我們從高維俯瞰自己,俯瞰眾生。 跳出三界外,不在五行中。
這就像你在玩遊戲,之前你總以為你是主角,一直在努力打怪,後來有一天你忽然變成了玩遊戲的那個人,於是一瞬間你就看清了自己所有的問題。
能站在高緯審視自己,讓自己看著自己的各種“行動”,隨時糾正自己,這是一種極其強大的能力,可以讓我們從高維俯瞰自己,俯瞰眾生。
從此開始游刃有餘。 這就找到了自己的“魂”,可自照,亦可照人。
人生一旦開悟(得道),就看到了真相,就認清了人生本質,這種人的人生從此只能自己做主了。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100002509200270/posts/pfbid02dDNFLqkGYQwZ7Wwe28hjSrrtMZbBi7CXxLyJyCT4gREd2VVWnGMgcLVBzuhRTbQEl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