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前世雖有修持,現世又放逸,空留下無盡的遺憾的「蘇東坡」】- Su Dongpo

蘇東坡 英文
Su Dongpo

【前世雖有修持,現世又放逸,空留下無盡的遺憾的「蘇東坡」】
通常我們遇到一些逆境時都會說,我上輩子造了什麼孽,怎麼會遇到這樣的倒霉事,一有點兒不好的事情,或者會說,我真是個業障鬼,每天都造業,諸如此類等等,的確,佛教講三世因果報,所以說我們現生所受的果報,是多劫及現世的「#業力」所感。
  
十二祖紅螺寺的徹悟祖師說「#如人負債,#強者先牽,#心緒多端,#重處偏墜。」就是說我們每一期的生命結束時,累劫所造種種「#業」和上一期所造的業,它是要結合在一起清算的,何去何從就看你是哪方面的業力強,清算完了就會定乾坤,就像你欠人家錢,欠的多的債主跟你追債的力量就大,所以我們平時就要時時觀察自己哪方面的業力,這個只有你最清楚,誰也欺騙不了誰,除非我們學佛,明白「#因果」輪回的真理,否則貪生怕死是人與生俱來的,所以在臨終時非常痛苦,心緒多端,就是他會有很多念頭和想法,既有不捨又很無奈,四大分離的時候如生龜脫殼,那是怎樣的一種痛苦,在輪回的路上我們都體驗過,現在全都忘記了,所以在這最關鍵的時候就看你的「#願力」在哪方面重,到底是求往生的願力重還是貪戀娑婆的願力重,所以說臨命終時,就是善惡業力所現之境呀!想想那個時候,我們只能任由業力發揮,自己是絲毫做不得主。
 
有一個公案,我總拿它來舉例子,戒禪師,北宋時期陝西人,法號師戒,從小出家,後來到了湖北黃梅五祖寺當住持,因人們稱他「#五祖戒禪師」,戒禪師是雲門宗的弟子,他住持道場的時候,門庭高峻,聲望赫然,傳老解釋說「#龍象海會」,就是有很多人追隨他,到了晚年他就告老退院了,雲遊到江西高安,臨終時走的也特別自在,剛剛還在談笑間,說走就走,人家是站化走的,大家想想,這是什麼功夫啊!
  
元豐七年,蘇東坡的弟弟蘇轍被貶謫高安,就是現在江西的宜春地區,與居住在洞山的僧人雲庵禪師和聖壽寺的聰視禪師私交甚好,經常在一起參禪論道,有一天雲庵禪師做了個夢,夢到要和蘇轍、聰禪師一起去迎接戒禪師,戒禪師都離世五十年了,怎麼會突然夢到他呢,心裡正嘀咕著呢,聰禪師和蘇轍前後腳也來了,雲庵禪師就和他們兩位講起昨晚的這個夢,結果兩人都拍手稱絕,說他們也都做了同樣的夢,三人都驚嘆不已,正巧就在當天,蘇東坡來高安看望弟弟,三人就把這個神奇的夢境告訴蘇東坡,蘇東坡說小時候,大概七、八歲時就曾夢見自己是出身家人,總是在陝西那一帶弘化,另外,蘇東坡還講了他的母親懷他時,夢到位瞎了一隻眼睛身材瘦弱的僧人出現在他家門前。
  
雲庵禪師聽了,連稱奇哉奇哉,說五祖戒就是有一隻失明瞭,並且他也是陝西人,晚年的時候才到的高安,他們算了算,那時候戒禪師離世整整五十年,而蘇東坡那年是四十九歲,從所有的線索來分析,五祖戒是蘇東坡的前世應該是實錘了,此後,蘇東坡也以自己是戒禪師的轉世自居,自稱「#東坡居士」。

元佑八年(1094年)蘇東坡被貶謫到英州的時候,佛印禪師與雲庵禪師都給他寫信,蘇東坡都沒有回復,只拿起紙來寫下:「#戒和尚又鑿脫了。」
  
東坡居士好穿僧衣,但一般他都會在外面加穿官服,這就屬於前世的等流習氣所致,有一年他到禪宗祖庭曹溪南華寺參拜,對南華寺住持重辯和尚說:「裡面著衲衣,外面著公服,大似厄良為賤。」意思是說我裡面穿著僧衣,外面穿著官服,這樣會不會對佛太不恭敬了,言外之意是真不如出家算了,然而重辯和尚立刻對他說:「外護也少不得。」意為他以居士身份擔當佛教的外護更有意義。
  
宋哲宗紹聖元年(1094年),59歲的蘇東坡再次遭貶,惠州安置,在南遷惠州途中,路經韶州曲江曹溪,專程到南華寺拜見了六祖慧能大師的真身,那天剛剛步入寺門,蘇東坡就有一種回歸家鄉的激動,在他心裡蕩漾,等見到六祖的真身,更像是回到了娘親膝下的浪子,百感交集,老淚縱橫,寫下了《#拜六祖真身》這篇詩文,「本是修行人,三世積精煉,中間一念失,受此百年譴」,蘇東坡稱,自己與佛教,已不僅是思想的影響,而是宿世的因緣。
  
《#拜六祖真身》
  
雲何見祖師,要識本來面。
亭亭塔中人,問我何所見。
可憐明上座,萬法了一電。
飲水既自知,指月無復眩。
我本修行人,三世積精煉。
中間一念失,受此百年譴。
摳衣禮真相,感動淚雨霰。
借師錫端泉,洗我綺語硯。
  
這時候蘇東坡已59歲,白髮蕭疏,面對著六祖真身,他淚如雨下,大半生的際遇,文才冠天下,到頭來,失去了什麼,又得到了什麼,蘇東坡平常談禪說妙飛揚灑脫, 而這首詩卻又平又直,這是東坡拜謁祖庭時真實內心境界的一種表達,絕非一般口頭禪可比。
  
建中靖國元年(1101)正月,蘇東坡獲赦攜全家北歸,又到南華禪寺拜謁六祖惠能真身像,他在為此撰寫的《#六祖塔功德疏》:「伏以竄流嶺海,前後七年,契闊死生,喪亡九口,以前世罪業,應墮惡道,故一生憂患,常倍他人,今茲北還,粗有生望,伏願六祖普覺真空大鑒禪師,示大慈悲,出普光明,憐幼稚之何辜,除其疾恙,念餘年之無幾,賜以安閒,軾敢不自求本心,永離諸障,期成道果,以報佛恩。」
  
蘇東坡認為由於自己前世的業因,使今世遭受種種磨難,而此次北歸也許將給今後的生活帶來新的轉機,祈願六祖保佑他家的幼小平安,自己安享晚年,表示自己將體悟本心,以報佛恩,詞意懇切動人,發自於內心,讀之令人感動,然而不幸,他就在此年七月於常州去世。
  
關於戒禪師轉世成蘇東坡的事兒,印祖在文鈔里評論過,說如此大徹大悟之人至少沒有證到預流果,為什麼呢?因為到了預流的聖人,就能夠任運寧願死也不會犯邪淫戒,就算不出家,娶妻成家,雖然用命來威脅其行邪淫,寧肯捨命,都絕不依從,東坡既曾出入淫坊,則知五祖戒尚未得「#初果」的證量,當然了不了生死,肯定還是要輪回的。
  
印祖說,「東坡聰明蓋世而不拘小節,妓館淫房亦常出入」,因為前世修行的因故,今世聰明過人,但是五毒的習氣尚未消除,所以蘇東坡今生,雖然很有學問很會吟詩作對,但是還很好色,在杭州做官的時候,風流倜儻,還會到那些煙花場所去,印祖就是從這個上面判斷說,這個修行,沒有斷掉見思煩惱,從意氣風發一展宏圖的少年到最後客死他鄉的悲慘結局,蘇軾這一生跌宕起伏,感受到了人生無常世間冷暖,這在輪回中的一個尷尬,也沒有辦法,印祖說「此猶其上焉者」,我們拿戒禪師轉世做例子,蘇東坡也算是唐宋八大家絕對的大文豪,比他不如的更多了,那就不知道有多麼慘烈!再反觀這個公案,追述到不能成就的原因,還是因為情慾貪執,修行理路不清。蘇東坡即是這樣,前世雖有修持,因情慾墮落,現世又放逸,最終功夫也未成就,空留給世人無盡的遺憾。

文:宏海法師
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story.php?story_fbid=pfbid0XNtC18UKQVgEkkJ6LsMyRp6q1UE59Dpqqf9BdU4HQD6E5cDxWDqfqDDPUFsv1HJAl&id=100000341619469&post_id=100000341619469_pfbid0XNtC18UKQVgEkkJ6LsMyRp6q1UE59Dpqqf9BdU4HQD6E5cDxWDqfqDDPUFsv1HJAl&mibextid=Nif5oz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神探李昌鈺,前世是出家人, 最後悔到世上來投胎!

【2500年前,釋迦牟尼佛就懂你的「苦」!】(上)- Eight Sufferings 八苦

豬長人手,人長豬蹄,因果輪迴就在身邊!豬投胎的真人真事,做豬的痛苦,豬在被宰殺後仍有巨大痛苦!

㊙️錢財超過福德,人就會生病! 切記~~

【命運密碼】Destiny Password

人做的事情太絕了,死得就快 | 因果從來不會欺騙你(Karma will never deceive you)

【一生的福報大小皆由自身的業力決定】我們世間的福德的大小,長相的美醜,地位的貴賤,智慧的淺深,都是跟我們的善惡業行為直接相關的。如果五戒十善都不修,他一定要下三惡道,一定要變成畜生、地獄、惡鬼的。有時候是現世都會變化自己的身體的,這裡面是千真萬確的。

真相:【有福報的人,為什麼能避開天災人禍?】大福報之人必有大功德,或者說要想避開天災人禍,須先積福積德

【那個讓你「爽」一時的邪淫行為,極有可能危害終身!】轉貼(Very likely to endanger life)

​每個人身上都有無量的眾生,而當你情緒產生時,眾生也會顯現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《玄一人生酬業》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2024-0410

㊙️玄一門「無上道」 南無阿彌陀佛就是 《改變命運的鑰匙》 ①深信因果②懺悔業障③斷惡修善④積功累德。《玄一人生酬業》斷惡修善、提升境界 就是「人生的意義」。

玄一:真有 鬼神 地獄 天堂 淨土!- Ghosts, gods, hell, heaven, pureland

善人視因果為朋友,智人視因果為龜鑒,愚人視因果為法官,惡人視因果為仇敵。《星雲大師 人間佛教語錄》

【愛得死去活來的,往往是前世的「冤親債主」】- Karmic credit

淨空老法師:我們來這世間是為什麼?我們人生在這個世間目的何在?來這一趟是為什麼的?佛在經上告訴我們,業力主宰的,你不能不來。過去世造的有業,叫「人生酬業」。

【五戒十善消災難】世界災難的來源,皆因人人不守五戒、不修十善而成。因為眾生所造的業,世界才出現種種的災難。所謂「起惑造業受報」,是有連帶的關係。如果不起惑,就不會造業,也就不會受報。

何謂冤親債主?- karmic creditors

㊙️【千金良方——德】古人認為,各種天災如瘟疫、洪水、地震等,都是上天對人類的懲罰和示警。如能懺悔、重德,就能躲過災難。以下是一則關於古人「重德避瘟疫」的小故事。

越殺生越窮,兩次死裡逃生,上帝留下我的性命原來是為了~~(Escape from death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