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苦才是人生】「人生凡有受皆苦,五苦、八苦、無量諸苦,綿密逼迫而來,無法逃避,唯有依解脫之道而修,始能斷三界見思惑,免受輪回之苦。」─《但盡凡心》- Eight Sufferings in life

苦啊!苦啊!

從前有位范員外,家中頗有些積蓄,為人也樂善好施。平時喜聞佛法,參禪禮佛視為定課。住處附近山岩下,有兩位出家修行者,修習甚為精進,范員外禮敬有加,一切日常食用所需,悉數供養不使缺乏。每逢農曆初一或十五日,必躬親禮請兩位修行法師到家中豐盛供養,並請益佛法,請法師隨緣開示,范員外全家,都來聆聽法師講解,獲益匪淺。

一日,從他鄉來了一位流浪漢,窮困潦倒,三餐不繼,見到范員外如此禮遇那兩位出家人,心想:

「我也來擺擺出家的模樣,范員外也一定會對我勤加供養,我就可以衣食無憂了。」想計既定,來到山岩下,請求兩位出家修行者收留,表示願出家跟他們一起修行。兩位法師雖明知他發心不正,但未嘗不可「先以欲鉤牽,後令入佛智。」就應了他所請留下,但對他說「需遵守佛家清規。」這流浪漢一想:

「我目前最重要的事就是填飽肚子,只要能填飽肚子,其他一切事均好商量。」就因這層緣故,山岩下又多了一位出家人。范員外亦無分別心,每逢初一或十五,對這位新出家的修行者,也是如此這般的禮請供養,只是在請開示時,因他是新出家的緣故,未曾請他說法。

時日飛逝,冬去春來,兩位原先的修行者,看到這位新加入的流浪漢,雖未破戒犯規,但委實不夠用功辦道,兩人相商,心生一計,一則可以不破壞彼此之間的因緣,二則又可警惕他出家修行要認真,誠如祖師的訓言:「施主一粒米,大如須彌山,若人不了道,披毛戴角還。」千萬不可兒戲視之。

第二天清晨,早課過後,兩位原先的修行者就告訴這位新修行者說:

「你來此已有一段時日,一般的定課你也都記得了,原先我們兩個早已答應昔日的同修,每隔三年的佛誕日,必須聚會一次,發表三年來每個人的心得,這個山岩下的道場,就煩請你打點打點。」

這位新修行者心裏一想:
「還好他們沒有邀我同行,住在這裏好好的,到外地去不就又恢復我昔日的流浪生活了嗎?」所以他毫不考慮地一口答應下來。
又是一個初一十五日來臨,范員外雖已知原先的兩位法師雲遊他方參訪去了,但每次初一十五都請法師講經說法,已是慣例,當然今天仍不可例外,又何況還有一位新法師在,也沒聽過他說法,說不定這位新法師,另有一套新的說法秘訣,我們怎能輕視初學者呢!范員外也就照原先方式,禮數不缺迎請新法師來家供養,不同的是:這次飯後只能請新法師隨緣開示。「慘了!慘了!」這位新法師出家原想混口飯吃的,那曾想過要升座講法呢?所以在法座上,大粒小粒的汗珠直流而下,口中不停地喊著:

「苦啊!苦啊!」
范員外家人見新法師只一直喊苦,不說餘話,心想必有深意。范員外年已過半百,世事也歷練不少,所以他最先反觀自己:「這位新法師說的不錯,人生真的是很苦。」心中頗有領悟,再進一步請教法師,除了苦之外還有別物否?這位新法師仍不說他話,只拼命喊:
「苦啊!苦啊!」

范員外再聽到新法師仍舊只說「苦啊!」那分明告訴他,修行只要從「苦諦」下手就行了,此時范員外,更屏除外緣,淨心反觀:

「人生凡有受皆苦,五苦、八苦、無量諸苦,綿密逼迫而來,無法逃避,唯有依解脫之道而修,始能斷三界見思惑,免受輪回之苦。」

范員外如此反復思惟,當下悟道證果,神通自在。

證悟後的范員外,再抬頭用天眼一看,這位新法師確實只是一位凡夫僧而已!他仍然還在那裏喊「苦啊!苦啊!」

◎ 附註:
說法的人,若是有修有證,那是最為理想;但時至今日,萬人修行難有一、二成就,故能依教奉行,如法宣講,已算是難能可貴。修行是靠天天用功而得來的,也許你很羡慕范員外的悟道過程,其實,是他平時所下的苦工夫,到這個時候,剛好是瓜熟蒂落,水到渠成罷了!一般人,都只看到人家成功的那一面,卻很少去注意到他人奮鬥的艱辛過程。現在,我也像那位新來的法師,只會在這裏喊「苦啊!苦啊!」願大家聽到我在這裏喊苦之後,也能直接契入佛理的堂奧,迸出智慧的火花,直了成佛。

——敬摘自
劉發泉先生《但盡凡心》
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100004047131148/posts/pfbid0dVw9eGQWNLQ1awjroxTpeNkW1x4SrejkCfd4ag2jaW27uwAmdCUSp4hWnb85jDtJl/?mibextid=Nif5oz

【苦才是人生】

人生八苦 英文
Eight Sufferings in life
Eight hardships in life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來稿:持誦《地藏菩薩本願經》出離苦海,真實不虛。 勿執著感應!——紅楓

【善惡變化,追逐所生,道路不同,會見無期】因為每個人造的業不同,緣盡後,各自投胎,走的路子不一樣,即使再相見,改頭換面,彼此不見得認識,所以說“後會無期”。- The karma created is different

【如何為自己卜得一隻上上籤】人生,要交代給因果,交代給自己;不要交給神明,不要讓神明來定自己的吉凶,不要請神明來做自家的顧問。

「惡人自有惡人磨」是一句民間俗語,意思是說凶惡的人終將會遇到比他更凶惡的人來對付,並受到折磨。這句話隱含著因果報應的道理,說明作惡者最終會自食惡果,且善惡終有報。 (Diamond cuts diamond)

【遇到不如意事,一定要這樣思惟】我們發脾氣,對自己、對眾生都沒有一點好處。所以我們今天遇到事情不如意,一定要思惟:這個背後一定有它的業力,不是誰去主宰這件事情,不是上帝、也不是他做的、也不是你做的、也不是誰做的,是因緣的力量促使這個境界出現。

【娑婆眾生 無不是業】念頭非常的多,這些念頭都是業,業就是行為,不只是身體動作行為,嘴巴所講的話是行為,起心動念也是行為。身體、言語等有形的行為都是出自無形的起心動念,身業、口業的行為叫做有表業,一般人看得到的;起心動念的意業叫做無表業,也是業。

【人類最大的愚痴,就是以為沒有來生】因為人有隔陰之迷的關係,對未來沒有親眼看到,所以不相信有來世。其實,空氣你也沒有看到,電波你也沒有看到,甚至愛心也沒有看到,但是,你能說沒有嗎?基因可以改變人種質量,善惡因緣可以改變人生未來,人世間的迷悟,不可不慎!阿彌陀佛!

㊙️玄一門「無上道」 南無阿彌陀佛就是 《改變命運的鑰匙》 ①深信因果②懺悔業障③斷惡修善④積功累德。《玄一人生酬業》斷惡修善、提升境界 就是「人生的意義」。

《玄一人生酬業》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2024-0410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《玄一人生酬業》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2024-0410

玄一:真有 鬼神 地獄 天堂 淨土!- Ghosts, gods, hell, heaven, pureland

㊙️玄一門「無上道」 南無阿彌陀佛就是 《改變命運的鑰匙》 ①深信因果②懺悔業障③斷惡修善④積功累德。《玄一人生酬業》斷惡修善、提升境界 就是「人生的意義」。

淨空老法師:我們來這世間是為什麼?我們人生在這個世間目的何在?來這一趟是為什麼的?佛在經上告訴我們,業力主宰的,你不能不來。過去世造的有業,叫「人生酬業」。

善人視因果為朋友,智人視因果為龜鑒,愚人視因果為法官,惡人視因果為仇敵。《星雲大師 人間佛教語錄》

【無我則無痛,無惡則無苦】痛苦源於內心的惡...如果一個人的內心有痛苦,就說明這個人的內心一定有和這個痛苦相對應的惡存在。如果一個人的內心已經沒有任何惡,那麼這個人的心靈是根本不會感到痛苦的。

【一個釣了五十年魚的人,遭遇的罕見怪病】

【命運與福報的微妙關系】福報代表這一生當中的經濟環境,有福報的人做任何事都很順利;沒有福德,做任何事都會遇到困境,經常一籌莫展,所以福報的熏修很重要。中國有句俗話,「大樹底下好遮蔭」。

㊙️【千金良方——德】古人認為,各種天災如瘟疫、洪水、地震等,都是上天對人類的懲罰和示警。如能懺悔、重德,就能躲過災難。以下是一則關於古人「重德避瘟疫」的小故事。

㊙️錢財超過福德,人就會生病! 切記~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