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觀察業力起大願】《地藏經》中,婆羅門女,雖然是善根深厚,可是他母親就不一樣。誹謗三寶,不信三寶,又殺業多。死後落入無間地獄。光目女的母親也是一樣,吃的殺業嚴重,拼命吃!結果光目女的母親更慘了。

【觀察業力起大願】

人要看到自己缺點和業力,可以觀察自己家族。一般家族都有共業。這就是觀察父母親人業障,然後自己就會起警覺心。

人的業障,殺盜淫妄酒,這五個。至於哪個犯的多還是少,就看自己。一般短命的和殺業有關。婚姻不順的就是和邪淫有關。至於偷盜的,比如貪污的,妄語惡口飲酒。這些都可以去觀察。

《地藏經》中,婆羅門女,雖然是善根深厚,可是他母親就不一樣。誹謗三寶,不信三寶,又殺業多。死後落入無間地獄。光目女的母親也是一樣,吃的殺業嚴重,拼命吃!結果光目女的母親更慘了。

所以殺業,邪淫,都可以去觀察。根據業障來懺悔。當然妄語還包括欺騙。坑蒙拐騙等。

為什麼要念《地藏經》?就是要改變我們思維模式。我們平常思維,就是比著我賺的錢多,名氣大,條件好。大家有好處,拼命去爭取。這個是凡夫的思維模式。這種自私思維模式下,人成功了也是痛苦的。那《地藏經》的思維模式,就是一切都是回歸到自己福報和業障上。

一個人貧窮還是富貴,只要造惡業了,該下地獄還是下地獄。佈施可以得到錢財,忠誠得到婚姻。一個人佈施,有錢。但不忠誠,犯邪淫。那就是婚姻不順。現在很多人有錢婚姻不順,就是和邪淫墮胎有關。所以人要觀察自己的業力。同時,看問題要長遠。

現在人看問題很短暫。都是想著暫時風光就好。不管有沒有惡業。這就是現在人的目光短暫,被世俗錯誤知見迷惑了。現在很多美容的行業,那都是很顛倒。但是現在人不念經,不修行,是發覺不了問題。這就是業力會障礙他,產生錯誤的知見。

所以念《地藏經》,可以改變我們錯誤思維模式。貧窮的命運就可以改變。《地藏經》有一種反省自己業力。就可以減少痛苦。

南無地藏菩薩

南無阿彌陀佛

〈一切眾生本來是佛,戒殺放生,吃素念佛〉
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groups/2528628507352253/permalink/3518316235050137/?mibextid=Nif5oz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假使百千劫,所作業不亡,因緣會遇時,果報還自受。 ──出自《大寶積經》

【觸目驚心!天眼觀意淫手淫極慘烈果烈】

【一個釣了五十年魚的人,遭遇的罕見怪病】

【百病尋源記】~眼肉丁 #眼睛疾病的原因:(Causes of eye diseases)

城隍判官親授:富貴長壽的真正秘訣——行善積德,否則必遭惡報!(The real secret)

【命運的好壞皆是自做自受】德性才是一個人,幸福的最終來源。

【如何避免刀兵劫——戰爭與和平的因素?】factors of war and peace?

【遇到不如意事,一定要這樣思惟】我們發脾氣,對自己、對眾生都沒有一點好處。所以我們今天遇到事情不如意,一定要思惟:這個背後一定有它的業力,不是誰去主宰這件事情,不是上帝、也不是他做的、也不是你做的、也不是誰做的,是因緣的力量促使這個境界出現。

你以為害過你的人,只會替你生病?那你太小看「因果」了。⚠︎ 被害的人能量越高,害人者遭到的反蝕越大!

佛說:無論你遇見誰,他都是你生命中該出現的人,絕非偶然,他一定會教會你一些什麼。生活總會給你答案,但不會馬上把一切都告訴你。①無論你遇見誰他都是對的人②無論發生什麼事那都是唯一會發生的事③不管事情開始於哪個時刻都是對的時刻④已經結束的就已經結束了。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《玄一人生酬業》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2024-0410

玄一:真有 鬼神 地獄 天堂 淨土!- Ghosts, gods, hell, heaven, pureland

㊙️玄一門「無上道」 南無阿彌陀佛就是 《改變命運的鑰匙》 ①深信因果②懺悔業障③斷惡修善④積功累德。《玄一人生酬業》斷惡修善、提升境界 就是「人生的意義」。

【無我則無痛,無惡則無苦】痛苦源於內心的惡...如果一個人的內心有痛苦,就說明這個人的內心一定有和這個痛苦相對應的惡存在。如果一個人的內心已經沒有任何惡,那麼這個人的心靈是根本不會感到痛苦的。

善人視因果為朋友,智人視因果為龜鑒,愚人視因果為法官,惡人視因果為仇敵。《星雲大師 人間佛教語錄》

淨空老法師:我們來這世間是為什麼?我們人生在這個世間目的何在?來這一趟是為什麼的?佛在經上告訴我們,業力主宰的,你不能不來。過去世造的有業,叫「人生酬業」。

【一個釣了五十年魚的人,遭遇的罕見怪病】

【愛得死去活來的,往往是前世的「冤親債主」】- Karmic credit

㊙️錢財超過福德,人就會生病! 切記~~

【五戒十善消災難】世界災難的來源,皆因人人不守五戒、不修十善而成。因為眾生所造的業,世界才出現種種的災難。所謂「起惑造業受報」,是有連帶的關係。如果不起惑,就不會造業,也就不會受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