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一世人》偈說:「冤冤相報何時了,劫劫相纏豈偶然,何不與師俱解釋,如今立地往西天。」

益西彭措堪布:一世人

宋朝有一位禪師,年輕時,因為醉酒和人爭財,傷了人命,他畏罪逃走,出家苦修,後來開悟成了大禪師,座下有幾百弟子。

有一天,他忽然沐浴升座,對下面的大眾說:「你們不要動不要說話,看我了結四十年前的一樁公案。」

等到中午,有個軍人突然進入寺院,而且拉弓要射禪師,禪師合掌說:「我恭候你很久了。」

軍人吃驚地問:「我和老和尚素不相識,何以一見面就想動手呢?」

禪師說:「欠債還錢,欠命還命,公平交易,請你下手,不必遲疑。」

禪師又交待弟子:「我死後,你們要好好招待施主,飯後送他回去,如果有半句嗔恨,不是我的弟子。」

軍人聽了更是疑惑,堅持請問這件事的緣由。

禪師說:「你是兩世人,自然不記得,我是一世人,怎麼會忘記。」說完就把往事告訴軍人。

軍人不識字,聽後就有所悟,他忽然大聲吟偈說:「冤冤相報何時了,劫劫相纏豈偶然,何不與師俱解釋,如今立地往西天。」

說完就立地而化,禪師下座為他剃頭、換衣、入龕,做完後,禪師也結跏趺座,告別大眾而坐化。

禪師深明業果,知道一切都是自作自受,所以能歡喜順受,沒有任何怨尤。

上次講過離越阿羅漢的公案,他被人誣陷偷牛,坐了十二年班房,照一般人心裡會覺得冤屈,想不通會精神崩潰,而離越阿羅漢是任勞任怨、安安心心地順受,因為這是自己造業的果報,能怪誰呢?

心上一想通,餵馬除糞這些事做起來也就很安樂,以監獄為道場。

心裡越順,消業也越快,越是反抗,越是脫不出來。

懂了因果的道理,
就應當這樣想:
「對舊業,唯有隨緣消受,對未來,唯有行善積德。」

平常大家發生任何事,都要歸到業果上想,能想通,就不會起煩惱,這樣不平的心就會平靜,而且會常生慚愧,勤求懺悔。

能這樣運用,轉念頭,學習業果才有真受用。
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100012315034792/posts/pfbid02eVusgfHRptnPe28xnJKNAP27FwMa89JrXyWgsJYfGuQq3oV7sAUNw7E9EzvD14Lgl/?mibextid=Nif5oz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假使百千劫,所作業不亡,因緣會遇時,果報還自受。 ──出自《大寶積經》

【觸目驚心!天眼觀意淫手淫極慘烈果烈】

【一個釣了五十年魚的人,遭遇的罕見怪病】

【百病尋源記】~眼肉丁 #眼睛疾病的原因:(Causes of eye diseases)

城隍判官親授:富貴長壽的真正秘訣——行善積德,否則必遭惡報!(The real secret)

【命運的好壞皆是自做自受】德性才是一個人,幸福的最終來源。

【如何避免刀兵劫——戰爭與和平的因素?】factors of war and peace?

【遇到不如意事,一定要這樣思惟】我們發脾氣,對自己、對眾生都沒有一點好處。所以我們今天遇到事情不如意,一定要思惟:這個背後一定有它的業力,不是誰去主宰這件事情,不是上帝、也不是他做的、也不是你做的、也不是誰做的,是因緣的力量促使這個境界出現。

你以為害過你的人,只會替你生病?那你太小看「因果」了。⚠︎ 被害的人能量越高,害人者遭到的反蝕越大!

佛說:無論你遇見誰,他都是你生命中該出現的人,絕非偶然,他一定會教會你一些什麼。生活總會給你答案,但不會馬上把一切都告訴你。①無論你遇見誰他都是對的人②無論發生什麼事那都是唯一會發生的事③不管事情開始於哪個時刻都是對的時刻④已經結束的就已經結束了。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《玄一人生酬業》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2024-0410

玄一:真有 鬼神 地獄 天堂 淨土!- Ghosts, gods, hell, heaven, pureland

㊙️玄一門「無上道」 南無阿彌陀佛就是 《改變命運的鑰匙》 ①深信因果②懺悔業障③斷惡修善④積功累德。《玄一人生酬業》斷惡修善、提升境界 就是「人生的意義」。

【無我則無痛,無惡則無苦】痛苦源於內心的惡...如果一個人的內心有痛苦,就說明這個人的內心一定有和這個痛苦相對應的惡存在。如果一個人的內心已經沒有任何惡,那麼這個人的心靈是根本不會感到痛苦的。

善人視因果為朋友,智人視因果為龜鑒,愚人視因果為法官,惡人視因果為仇敵。《星雲大師 人間佛教語錄》

淨空老法師:我們來這世間是為什麼?我們人生在這個世間目的何在?來這一趟是為什麼的?佛在經上告訴我們,業力主宰的,你不能不來。過去世造的有業,叫「人生酬業」。

【一個釣了五十年魚的人,遭遇的罕見怪病】

【愛得死去活來的,往往是前世的「冤親債主」】- Karmic credit

㊙️錢財超過福德,人就會生病! 切記~~

【五戒十善消災難】世界災難的來源,皆因人人不守五戒、不修十善而成。因為眾生所造的業,世界才出現種種的災難。所謂「起惑造業受報」,是有連帶的關係。如果不起惑,就不會造業,也就不會受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