࿐若不懂得修福、培福,福報終究會有消耗殆盡的那一天࿐ ①別人請客,吃的是自己的定數②福氣靠珍惜,越惜越有福(good karma)

࿐若不懂得修福、培福,福報終究會有消耗殆盡的那一天࿐

生活中的一切,哪怕是一粒米也好,一杯水也好,都是我們命中的福報,不可隨意浪費。很多人以為讓別人請客,或者吃用公家的,就不值得珍惜,其實,你浪費的是自己的福報。

1、別人請客,吃的是自己的定數

很多人喜歡讓別人請客,以為自己可以佔到便宜。殊不知,看似不用花自己的錢,其實消耗的卻是自己的福報。

我們一輩子吃的糧食,用的水都是有定數的。不管是別人請客,還是吃用公家,我們都要懂得珍惜。若不懂得修福、培福,福報終究會有消耗殆盡的那一天。

從前有個讀書人叫張生,上京趕考,希望能求得功名。他路上暫住了一家客棧,在客棧里遇見一個氣宇不凡的年輕人,那個年輕人飽讀詩書,更神奇的是,他有預知未來的能力,兩人相交甚歡。

張生自幼貧寒,心想,結交這樣的朋友,一定能助他升官發財。於是用自己的銀兩請年輕人喝酒,沒過幾天,他的銀兩就用光了。

年輕人就開始請他喝酒吃飯,天天吃好酒好菜。就這樣吃了一段時間,張生便升起了貪念,決定要多住段日子,天天讓年輕人請客。可是過了一個月之後,年輕人就再也沒出現過。

當張生準備收拾行李離開的時候,才發現自己的櫃子都空了,裡面只有一張紙條,上面寫著:「我本狐仙,你吃的喝的,都是吃的自己的定數。你的衣物已被我兌換成銀兩,請你喝酒了。有緣再見!」

別人請客,花的是別人的錢,消耗的是自己的福報。你有福報,別人才會請你。所以吃穿用度,都要珍惜。有福而不知珍惜,奢侈揮霍,就像銀行存款,只取不存,很快就會把福報消耗完,最後只剩下受苦了。

2、福氣靠珍惜,越惜越有福

古人說:惜福者受福,不惜福者受禍。即使你的生活很富有,也不要肆意揮霍,千萬不要以為錢是你自己的,我想怎麼樣就怎麼樣!

惜福並不是某一個人的主張,在傳統文化中,儒釋道都強調「惜福」的重要性。一草一物,一粥一飯,皆是眾生,當恆念物力維艱。

明朝有一個宰相,名叫嚴嵩,他的兒子也在朝當官。兩個人聯合朝臣,結黨營私,禍害忠良,朝廷內烏煙瘴氣。

嚴嵩仗著自己位高權重,大斂錢財,生活奢侈無度。當時拜訪他的門客絡繹不絕,家中整日擺席待客,浪費的糧食不計其數,每天從廚房的陰溝裡流出來的飯菜多得嚇人。

嚴家附近有個廟,廟里的老和尚經常帶著小和尚來撈米,曬乾後存在屋裡。日子久了,竟存了滿滿一屋。後來,嚴嵩的事情被人揭發,他的官職也被撤除,一家人也被流放。廟里的老和尚慈悲收留了他,每天給他米飯吃。

他問老和尚:「師父,當年我家財萬貫,從未在廟里佈施,但是您現在卻無私地接濟我,我真是慚愧啊!」

老和尚把嚴嵩帶到那座存米的屋子里,對他說:「這些都是當年從相府陰溝裡流出來的飯菜,相爺您現在吃的正是當時浪費的糧食!」嚴嵩聽了,淚流滿面,這就是不懂惜福的後果呀!

有福的時候,不能隨意揮霍,任何一種揮霍,都會換來不好的結果。揮霍錢財,再富有都會變窮;揮霍感情,再愛你的人都會離開;揮霍健康,身體遲早會垮掉。
我們這一生所遇到的人,所擁有的財物,都是我們的福報,應該倍加珍惜。惜福之人福常在,只有惜福的人,才會有福。古今有很多高僧大德,都用行動踐行著勤儉惜福的精神。

弘一大師認為,我們縱有福氣,也要加以愛惜,切不可把它浪費;印光大師衣、食、住、行都極其簡單,看到別人浪費會呵斥其不懂珍惜;虛雲老和尚直到一百多歲的高齡,都保持著最簡樸的生活......

大德們的一舉一動、一言一行,都是我們後人的榜樣。「造福莫如惜福」,要自己珍惜生活上的一切福德因緣。

願我們都能從身邊的小事中,惜福、培福、知福。珍惜眼前這一生,無論今生來世,只要福報具足,生活都會幸福。(轉載)

·地藏王菩薩·
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100070286227696/posts/pfbid0MRirgMJbijo5vcJ1bxiW7xPb9ojakzcgHPfDc92qedqUNZ2tDmtmDXKeDTxVU7YMl/?mibextid=Nif5oz

福報 英文
(good karma)
善業
標籤:
為改變命運平臺,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來稿:持誦《地藏菩薩本願經》出離苦海,真實不虛。 勿執著感應!——紅楓

【善惡變化,追逐所生,道路不同,會見無期】因為每個人造的業不同,緣盡後,各自投胎,走的路子不一樣,即使再相見,改頭換面,彼此不見得認識,所以說“後會無期”。- The karma created is different

【如何為自己卜得一隻上上籤】人生,要交代給因果,交代給自己;不要交給神明,不要讓神明來定自己的吉凶,不要請神明來做自家的顧問。

「惡人自有惡人磨」是一句民間俗語,意思是說凶惡的人終將會遇到比他更凶惡的人來對付,並受到折磨。這句話隱含著因果報應的道理,說明作惡者最終會自食惡果,且善惡終有報。 (Diamond cuts diamond)

【遇到不如意事,一定要這樣思惟】我們發脾氣,對自己、對眾生都沒有一點好處。所以我們今天遇到事情不如意,一定要思惟:這個背後一定有它的業力,不是誰去主宰這件事情,不是上帝、也不是他做的、也不是你做的、也不是誰做的,是因緣的力量促使這個境界出現。

【娑婆眾生 無不是業】念頭非常的多,這些念頭都是業,業就是行為,不只是身體動作行為,嘴巴所講的話是行為,起心動念也是行為。身體、言語等有形的行為都是出自無形的起心動念,身業、口業的行為叫做有表業,一般人看得到的;起心動念的意業叫做無表業,也是業。

【人類最大的愚痴,就是以為沒有來生】因為人有隔陰之迷的關係,對未來沒有親眼看到,所以不相信有來世。其實,空氣你也沒有看到,電波你也沒有看到,甚至愛心也沒有看到,但是,你能說沒有嗎?基因可以改變人種質量,善惡因緣可以改變人生未來,人世間的迷悟,不可不慎!阿彌陀佛!

㊙️玄一門「無上道」 南無阿彌陀佛就是 《改變命運的鑰匙》 ①深信因果②懺悔業障③斷惡修善④積功累德。《玄一人生酬業》斷惡修善、提升境界 就是「人生的意義」。

《玄一人生酬業》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2024-0410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《玄一人生酬業》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2024-0410

玄一:真有 鬼神 地獄 天堂 淨土!- Ghosts, gods, hell, heaven, pureland

㊙️玄一門「無上道」 南無阿彌陀佛就是 《改變命運的鑰匙》 ①深信因果②懺悔業障③斷惡修善④積功累德。《玄一人生酬業》斷惡修善、提升境界 就是「人生的意義」。

淨空老法師:我們來這世間是為什麼?我們人生在這個世間目的何在?來這一趟是為什麼的?佛在經上告訴我們,業力主宰的,你不能不來。過去世造的有業,叫「人生酬業」。

善人視因果為朋友,智人視因果為龜鑒,愚人視因果為法官,惡人視因果為仇敵。《星雲大師 人間佛教語錄》

【無我則無痛,無惡則無苦】痛苦源於內心的惡...如果一個人的內心有痛苦,就說明這個人的內心一定有和這個痛苦相對應的惡存在。如果一個人的內心已經沒有任何惡,那麼這個人的心靈是根本不會感到痛苦的。

【一個釣了五十年魚的人,遭遇的罕見怪病】

【命運與福報的微妙關系】福報代表這一生當中的經濟環境,有福報的人做任何事都很順利;沒有福德,做任何事都會遇到困境,經常一籌莫展,所以福報的熏修很重要。中國有句俗話,「大樹底下好遮蔭」。

㊙️【千金良方——德】古人認為,各種天災如瘟疫、洪水、地震等,都是上天對人類的懲罰和示警。如能懺悔、重德,就能躲過災難。以下是一則關於古人「重德避瘟疫」的小故事。

㊙️錢財超過福德,人就會生病! 切記~~